評價項目名稱

泉頭集團瑞福新材料科技(棗莊)有限公司新型節能環保裝飾材料生產項目(一期)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泉頭集團瑞福新材料科技(棗莊)有限公司

地址: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姚莊村東北

聯系人:任言順

評價項目簡介:泉頭集團瑞福新材料科技(棗莊)有限公司投資34000萬元建設年產人造石英石板材635m2項目。

技術服務項目組人員名單:趙林、張壯、陳瑞頌、苗志成

現場調查人員

張壯、陳瑞頌

時間

2022.4.29

陪同人

任言順

現場采樣

張壯、陳瑞頌、趙林

時間

2022.6.29-7.1

陪同人

任言順

現場檢測人員

張壯、陳瑞頌、趙林

時間

2022.6.29-7.1

陪同人

任言順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苯乙烯、丁酮、乙二醇、硫化氫、高溫、噪聲、工頻電場

檢測結果:工作場所空氣中所測苯乙烯、丁酮、乙二醇、、硫化氫、高溫、噪聲、工頻電場均符合要求。

評價結論與建議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國衛辦職健發〔20215號),建設項目屬于C303的磚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其職業病危害風險類別為嚴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主席令〔2018〕第24號修正)等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的規定,對泉頭集團瑞福新材料科技(棗莊)有限公司新型節能環保裝飾材料生產項目(一期)進行了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得到以下結論:

1)經過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確定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矽塵、苯乙烯丁酮、乙二醇、過氧化甲乙酮、硫化氫、噪聲、高溫、工頻電場

2)建設項目各工作場所和工種接觸的矽塵、苯乙烯、丁酮、乙二醇、硫化氫、噪聲、高溫、工頻電場強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濃度)均符合限值要求。

3)建設項目的總體布局、應急救援設施基本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建設項目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職業病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用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4)建設單位已經建立了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配備了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建設單位能夠按照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管理體系組織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基本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建議:1總體布局

1)加強對建設項目生產區周邊衛生防護綠化帶的密植和維護保養,減少化學因素和噪聲等對辦公樓的影響

2)加強對辦公樓等周邊道路的地面粉塵清掃,防止二次揚塵。

2應急救援設施

應在可能發生化學性灼燙的工作場所(分散機、樹脂攪拌罐、儲存罐等)設置洗眼器等沖洗設施。

3職業衛生管理建議

1)加強職業衛生檔案管理,按照《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的有關規定,對檔案材料進行分類管理,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并在今后職業衛生檔案管理中不斷充實、完善

2)建設單位應設立檔案室或指定專門的區域存放職業衛生檔案,并指定專門機構和專(兼)職人員負責管理,按年度或建設項目進行案卷歸檔,及時編號登記,入庫保管。

3)建設單位應建立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制度,確保時刻了解廠內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及強度,并制定專項應急預案

4職業健康監護建議

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處理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5檢維修及有限空間

1)在生產設備檢修或維護過程中,維修人員可能接觸到高濃度的粉塵、錳及其化合物,所以在檢修或維護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工作,加強通風和降溫。特別是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容易發生危害。

2)在檢修設備前要制定好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全面通風,通風后對場所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確保無誤后佩戴好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以及防毒口罩等防護用品在進入;需要進入設備及管道等密閉設備進行作業時,應嚴格按照《密閉空間作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規范》(GBZ/T 205-2007)的規定進行,防止窒息或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

3)用人單位應采取綜合措施,消除或減少有限空間的職業病危害以滿足安全作業條件。

1)在有限空間進行檢維修時,應嚴格按照《密閉空間作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規范》、《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的規定進行。

2)組織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對有限空間部位進行全面辨識,建立檔案。

3)制作警示標識,不經允許,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4)制定有限空間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作業規程。

5)實行有限空間作業許可制度,嚴格執行作業票簽發程序并予以實施。

6)應對參加檢維修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檢維修作業現場和檢維修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應采取的措施,檢維修過程中應使用的個體防護用品及注意事項。

7)檢維修前,應根據檢維修項目的要求制定檢修方案,根據具體情況識別、確定職業病危害種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檢維修時,作業人員應按要求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6持續改進性意見

1)加強培訓教育,通過不斷的培訓學習,讓作業人員充分認識到職業病防護的重要性,保證職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正確使用防護設施、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2)保證個人防護用品與應急救援器材的完備有效,不得隨意使用或挪作他用,由安全管理部門對個人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器材定期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器材及時更換或維修。

3)保證職業病防護設施的完備有效,不得隨意使用,由安全技術部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設施及時更換或維修。

4)保證現場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和中文告知卡的清晰、完整,由安環部負責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

5)加強對應急物品的經常性檢查和維護,確保有效可用。急救箱內的物品和數量根據消耗及時補充,急救藥箱的物品和數量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相關要求進行選擇。

7預防性告知

1建設單位在職業病防護設施驗收前,應當編制驗收方案,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其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其指定的負責人應當組織外單位職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評審和驗收工作,并形成評審和驗收意見。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評審與驗收意見對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和職業病防護設施進行整改完善。建設單位應當將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和職業病防護設施驗收工作過程形成書面報告備查。

2項目驗收完成后并按照新版“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系統”的要求進行申報。

3建設單位應加強外委作業勞動者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與外委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時應要求外委公司為勞動者配發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同時應要求外委公司定期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衛生培訓等相關工作。建立外委作業職業衛生管理檔案,應將職業衛生培訓、職業健康檢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等資料存檔,同時將外委作業勞動者納入本公司職業衛生管轄范圍內,與公司員工享有同等待遇。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1)細化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工具箱物品清單、應急沖洗設施、風向標等調查。

2)補充化學物質(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改性劑、促進劑、變定劑)儲存方式與職業病防護措施調查分析與評價。

3)報告中進一步完善各除塵風機的規格和性能參數(風量、功率等)。

4)完善催化燃燒系統天然氣的識別、防護及應急報警裝置調查。

5)建議結合實際調整防塵口罩、耳塞發放周期。

6)細化建設項目建設工期、竣工時間、試運行方案編制等試運行情況。

 

 附影像資料: